作為《中國制造2025》確定的主攻方向,目前智能制造在我國政策推動、財政支持、市場需求多重因素的助力下正加快落地: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初步構建,逐漸形成了“地區、行業、企業協同推進,系統集成商、裝備制造商、研究機構、用戶聯合實施”的良好氛圍。
在近日舉行的全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經驗交流會上,工信部部長苗圩透露,自去年6月工信部聯合財政部啟動智能制造專項以來,已投入中央財政資金21.5億元,支持了93個重點項目。今年,兩部門繼續實施智能制造專項,已立項133個重點項目,同時將加快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裝備的集成應用,系統推進智能制造。
據了解,今年立項的133個重點智能制造項目分布在全國25個省區,預計國家撥款52億元,接近去年中央對智能制造專項的1.5倍。智能制造專項實施以來,不僅支撐了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,提高了智能制造裝備自主安全可控水平,而且帶動社會投資100億元。
目前,我國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廣大制造企業已自發開展了“機器換人”,加快向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轉型。據江蘇、廣東、浙江等省份的初步統計,制造業每年固定資產投資中,設備投資達1萬億元,其中數字化、智能化裝備占了相當大的份額,且比重越來越高。“中國已成為世界上*大的智能制造需求市場。”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,要主動利用好這一龐大的市場需求,把大力發展自主品牌的智能制造裝備產業作為《中國制造2025》的重中之重,積極推進試點示范,實現自主品牌智能制造裝備和解決方案的大規模工程應用。
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試驗驗證和智能制造新模式應用,是我國智能制造專項重點支持的兩大重點方向。近年來,我國在智能制造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,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裝備實現了重要突破,*數控機床、工業機器人、智能儀器儀表等領域快速發展,信息通信技術日新月異,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邁上新臺階。但與制造強國相比,我國在智能制造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,制造業機械化、電氣化、自動化、信息化并存,不同地區、不同行業、不同企業發展很不平衡,一些突出問題迫切需要解決。
據了解,“十三五”期間,我國將聚焦“五三五十”重點任務,即:攻克*數控機床與工業機器人、增材制造裝備、智能傳感與控制裝備、智能檢測與裝配裝備、智能物流與倉儲裝備等5類關鍵技術裝備,夯實智能制造標準、核心支撐軟件、工業互聯網三大基礎,培育推廣離散型智能制造、流程型智能制造、網絡協同制造、大規模個性化定制、遠程運維服務五種新模式,推進十大重點領域智能制造成套裝備集成應用,持續推動傳統制造業智能轉型。
據悉,下一步,我國將加快實施100項左右智能制造基礎共性標準和行業應用標準的修訂工作,通過智能制造工程、智能制造專項、試點示范、標準體系建設、工業互聯網等措施的系統推進,夯實智能制造發展基礎,構建新型制造體系,建設制造強國。
本站部分內容屬轉載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特此聲明!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知,我們將會立即更改。
- 推薦企業
- 1. 廣州儀云科技有限公司
- 2. 廣東星特爍裝備科技有限公司
- 3. 株洲威克多硬質合金有限公司
- 4. 深圳升華三維科技有限公司
- 5. 蘇州賽特銳精密機械配件有限
- 6. 中山市鋼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
- 7. 江蘇鉻萊鉑數字有限公司
- 8. 武漢易制科技有限公司